【读财报】家庭与个人用品企业加速上市 三季报业绩预告普遍亮眼
密集上市

image_1100_610_1600936564110.png

2020年下半年以来,3家家庭与个人用品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该板块年内上市企业数量已经追平历史最高的2017年。

上述3家企业中,建霖家居主要从事厨卫产品、净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豪悦护理、百亚股份主营均为一次性卫生用品。豪悦护理和百亚股份披露的2020年三季报业绩预告显示,两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将同比分别增长110%-160%和45%-55%,业绩表现突出。

家庭与个人用品企业加速上市 

根据Wind家庭与个人用品分类,截至目前,板块内共有15家A股上市企业。从各家企业登陆沪深两市交易所的年份来看,2020年呈加速增长趋势。

广州浪奇于1993年登陆深交所,是板块内第一家上市企业。在此之后,上海家化、瑞贝卡、两面针等企业相继上市。但直到2010年末,板块内也一共只有6家上市公司。

图1.png

图1:1993年以来家庭与个人用品企业历年上市家数

到了2017年,拉芳家化、珀莱雅、名臣健康陆续上市,当年板块内企业上市家数创下历年新高。2020年截至目前,已有3家家庭与个人用品企业完成上市,数量与2017年全年持平。这3三家企业分别是建霖家居、豪悦护理和百亚股份。

建霖家居2019年业绩小幅下滑 豪悦护理、百亚股份主营均为一次性卫生用品 

建霖家居主要从事厨卫产品(包括淋雨系列、龙头系列等)、净水产品(包括净水器和净水配件)和其他产品(包括空气处理产品、护理产品等)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客户包括马斯科集团、科勒集团、洁碧集团等。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93亿元,同比减少3.87%;实现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减少0.21%。对于业绩下滑,公司表示主要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对美销售下降以及期间费用上升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建霖家居上市所募资金将用于厨卫产品线扩产项目、净水产品线扩产项目、智能信息化升级项目等。

图2.png

图2:2017年至2019年建霖家居营收、归母净利润

豪悦护理专注于妇、幼、成人卫生护理用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产品涵盖婴儿纸尿裤、成人纸尿裤、经期裤、卫生巾、湿巾等一次性卫生用品。公司经营模式以ODM(原始设计生产商)为主,2019年ODM业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91.59%。

2017年2019年,豪悦护理营业收入从7.61亿元上升至19.5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20%;归母净利润从0.67亿元上升至3.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6.83%。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国内品牌的崛起。

借助优质的产品和新零售渠道崛起等有利因素,凯儿得乐、BEABA、BabyCare、Eleser、蜜芽等国内品牌销售迅速放量,由此带动了豪悦护理ODM订单的快速增长。招股书信息显示,豪悦护理来自上述5个国内品牌的销售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整体由2017年28,216.41万元上升至2019年100,529.77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37.56%上升至52.35%。

豪悦护理募集资金将用于新增年产6亿片吸收性卫生用品智能制造技改项目、年产12亿片吸收性卫生用品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及品牌建设与推广项目等。

图3.png

图3:2017年至2019年豪悦护理来自5个国内品牌的销售收入

百亚股份主要从事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卫生巾、婴儿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等领域,旗下拥有“自由点”、“妮爽”、“好之”、“丹宁”等品牌。值得一提的是,豪悦护理是百亚股份的供应商,主要供应经期裤产品。

百亚股份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1.49亿元、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9%和43.43%。公司销售集中在川渝、云贵陕、两湖地区。据招股书信息披露,公司2019年来自上述地区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67.82%。

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普遍较好 新上市企业表现突出 

2020年截至当前,家庭与个人用品企业中共有4家企业已经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整体来看,除了其中1家,其余均录得净利润大幅增长,特别是今年新上市的豪悦护理、百亚股份这两家企业。

图4.png

图4:4家板块内企业三季报业绩预告情况

豪悦护理预计2020年1-9月营收为180,995.17万元-250,608.70万元,同比增长30%-80%;归母净利润为47,022.26万元-58,218.03万元,同比增长110%-160%。按照公开信息披露,公司前三季度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新增口罩等抗疫产品收入、与客户合作的业务规模扩大、期间费用率下降。

百亚股份综合考虑在手订单、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后,预计2020 年1-9月归母净利润约12,400万元至13,300 万元,同比增长约45%-55%。

青岛金王是4家企业中唯一预告今年前三季度出现亏损的公司。公司预计期间将亏损2500万元至5000万元,同比下降108.90%-117.80%,主要原因为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加大推广力度以及库存老产品计提减值等。

【读财报】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知识产权声明:面包财经作品知识产权为上海妙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相关文章
【读财报】公募基金公司2024年业绩统计:12家净利润超10亿 华泰柏瑞、中金基金等营利双增
2025-06-30 07:30
【读财报】上市车企5月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超38% 小鹏汽车、北汽蓝谷增速居前
2025-06-23 07:30
【读财报】港股5月回购透视:合计回购超170亿港元 哔哩哔哩、美团回购超3亿港元
2025-06-20 07:30
【读财报】FOF基金5月表现:超九成实现正收益 创金合信、华夏基金、南方基金产品收益率居前
2025-06-19 07:30
【读财报】QDII基金5月表现:平均回报3.76% 建信基金、华宝基金产品业绩领跑
2025-06-18 07:30
【读财报】债基5月表现:约八成产品浮盈 中海基金、华商基金旗下产品收益率居前
2025-06-17 07:30
专题
查看全部